服装行业行业要闻,服装行业展会,新闻等相关资讯
先天性效率低,Oh my god,啥意思呢?
所谓先天性,即在产线设计之初即落下的病根,而这种病根,会导致你的效率在无法最大化的提升。
当你进入一个工厂,生产部,人事部的同事告诉你:
我们一个组的人力编制20人。
哦,20人,为什么是20人,不是21人呢?
哦,
啊,不知道,一直都是这样的啊。
一直都这样,那到底合不合理呢,不知道,但作为IE,我们至少我们应该报着怀疑的态度来看,而且你应该去找一些数据来验证。
百度了一下“如何确定一条生产线的合理配置人数”,貌似没什么标准答案,所以我决定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,我会从两个方面展开,但重点会说说如何确定一个组的标准配置。
先天性影响一:生产线定性。
也就是说,一条生产线的主要产品是哪一个款式,哪怕生产多个不同的款式,你也需要用80/20法则来选出一个款,又或者有条件的话,推动生产线按产品簇分款排单的项目,让每一条生产线有专属的款式,毕竟一条生产线固定的编制什么款都做本身就不太对,但这一点我们不展开讨论,有兴趣的可以去试试。
我们要讨论的是第二点先天性影响:
先天性影响二:生产线的标准配置。
从过去实施单件流的概念里,我认为没有合理的人数一说,因为单件流强调的是多能工,按需生产,且不推荐用专用型设备,结合这三点,我们一条组的配置可以是20人,15人,也可以是8人,等等,就看目标产量是多少而已。
单件流强调的是多能工,按需生产,且不推荐用专用型设备,结合这三点,我们一条组的配置可以是20人,15人,也可以是8人,等等,就看目标产量是多少而已。
而当你进入一个传统型的工厂,你又该如何判断呢?这里提供2个思考方向:
1. 如果有专用型(相对昂贵的)设备,且数量有限,我们应该按此设备来配置人力,基本思想就是用足这台设备,然后去按专用设备的TT去配置其它工序的人力。
即:专用设备的CT(周期时间)=TT(节拍时间)
其它工序人力=其它工序工时/TT(节拍时间)
2. 如果没有什么专用型设备,我们就关注主工序的CT,基本思想是,让主工序的人尽量少走位,原因是
制衣的主工序基本上属于后段的合并工序,对技术和品质要求相对较高,多能工的培养难度也比较大,少走位对品质和效率都比较有保障。
即:
列出主工序的标准时间,找出合适的公约数,即尽可能的被每个主工序的标准时间整除。
主工序的CT之和/主工序人力=TT(节拍时间)
其它工序人力=其它工序工时/TT(节拍时间)
所谓合适的公约数,是指你算完后组别的大小较为适中,即一条组的管理人员能够管理的到,总人力太少,管理成本太高,总人力太多,管理人员负荷不了,这个就需要从工厂本身的情况去判断了。
希望我讲的能让你明白,对你有用,谢谢!